"/> "/>
今天是: 2018年07月14日
上海市创新民办教育扶持管理机制的探索
时间: 2014年12月23日 来源: 浏览: 114 分享:

——在2014年年会上的讲话
 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高德毅
2014年12月16日

尊敬的陶西平名誉会长、王佐书会长,
各位代表,同志们:
       大家好!

       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际,我们相聚于此,共谋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参会以来,听了很多位专家的发言与报告,深受启发。今天,我很荣幸地向各位领导、专家交流汇报上海民办教育工作现状及设想,希望各界同仁多提宝贵意见。在此,我谨代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对教育部、和兄弟省市长期以来的关心与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下面,我结合上海情况,就提升民办教育质量,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谈一些想法。
         一、
回顾过去,解读民办教育发展成效
        
20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教育思想的解放,带来了上海办学体制改革的大发展。1992年,扬波中学、杉达学院等社会力量举办的民办教育机构开始在上海出现。在30多年中,上海民办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一元到多元,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的转型,已成为上海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上海市民办教育基本情况
        截至2013年底,上海市共有民办幼儿园524所,民办小学178所,民办中学103所,民办高校19所(含2所独立学院)。民办幼儿园14.7万人。另有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核发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非学历教育培训学校1300多家。从上海民办学校近10年发展情况来看,幼儿园和小学增长最多,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8.8%和4.42%,民办中学、职业高中学校数量则呈现下降趋势,民办高校发展平稳,这主要是受适龄人口数量波动的影响,也是上海教育布局总体规划调控的结果。
       (二)上海民办教育发展举措
        上海市按照“分类扶持,依法规范”的原则,双管齐下促进民办教育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率先”。
         1.分类扶持,保障师生同等待遇
       (1)率先建立了民办教育政府专项投入扶持机制

        2005年以来,上海市设立了民办教育政府专项资金。2013年市级财政对民办教育的各项扶持资金达到近10亿元。上海在专项资金的投入上,充分体现公共财政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原则,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分类扶持。
      (2)率先建立了学生同等待遇保障机制
       上海市教委在制定学生困难资助、奖学金、医疗保险、就业指导等政策时对民办学校一视同仁。2005年开始,上海民办学校学生与公办学校学生享受同样的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副食品补贴、医疗保险等资助项目。
      (3)率先初步建立了教师同等待遇保障机制
       上海将民办学校人事管理统一纳入全市教育系统人事管理范畴。2012年起,上海实施民办学校“强师工程”,开展对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和管理干部的集中培训、海外研修、产学研实践以及科研项目。今年1月,在教育部教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引导下,上海市成立了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心。
        2009年起,上海探索实施民办学校教职工年金制度,市财政对建立年金制度的民办高校拨付师资队伍建设专项经费,有效地缩小了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退休待遇的差距。
       (4)率先探索建立了适合民办特点的监管制度
        上海创新指导民办高校开展党建工作,建立完善了民办高校督导制度与年度检查制度,探索建立了适合民办学校特点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学费监管制度。成立了民办高校党工委,试点在公办高校选拔优秀青年干部到民办高校担任党政负责人;首创了“党建督查制度”,编制实施了《上海市民办高校年度检查指标体系》;制定了民办学校财务管理办法及会计核算办法,建立财务监管平台和学费收入信息管理系统,形成了信息化、高效能的规范管理模式。
        二、把握趋势,上海民办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随着生源波动,受教育者对教育品质诉求越来越高,民办学校竞争日益激烈。上海民办教育发展中,凸显了五大瓶颈问题:可持续投入不足、产权归属不清晰、教师保障体系不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以及教育质量不平衡。同时,国内外都对民办(私立)教育都提出了以质量提升为核心、发挥社会力量参与作用的新要求,上海民办教育的转型发展面临挑战。
         第一,国家政策为社会力量提供了广阔空间。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了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五项制度”,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体现在教育领域就是要依法治教,第一要义是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法治护航下的教育综合改革,不仅意味着有法可依,而且意味着良法善政;不仅意味着更完备的制度与秩序,而且意味着更多的公平和正义。政府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依法行政,在教育综合改革中通过各种民主法治途径,激发更多主体和机构广泛参与教育管理和教育过程,力求建立完善的民办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和投入保障制度。
        第二,第三方机构参与私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国际潮流。在国际上私立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不约而同地建立了私立教育非政府质量评估和保证体系。例如,1.英国对于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建立了一套贯穿成立、运行全过程的资格认证和质量监督评估机制。2.在美国,只有通过联邦政府认可的专业机构认证的高等教育机构才有可能得到政府的经费资助。3.日本形成了独特的双轨制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即由高校内部的自我评价和外界第三方机构对高校的评价与监控相结合的双元监控模式。这种投入、评价、管控三者相结合的模式,有效地促进了私立学校不断提升质量,优胜劣汰。
        教育综合改革即将全面深入展开,民办教育怎样在新一轮改革中抓住机遇、获得改革红利?从政府部门角度说,上海市要做好三篇文章:第一,如何优化政策环境,促使民办学校提升办学品质,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第二,如何发挥体制机制优势,给予民办学校更宽松的办学自主权?第三,如何提高政府组织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转变职能与角色,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由监督管理转向协调服务,从而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求在民办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我们做了一些尝试,也思考了几条路径。
         三、深化改革,探索“第三方治理”模式
        上海民办教育发展到现阶段,需要走出一条具有上海特色的管办评分离的道路,将认证权和评价权交给符合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政府从管理的前台部分退到了后台,逐渐实现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加快培育第三方专业教育服务机构参与教育公共治理,在民办学校评估认证、咨询服务、风险防范、融资贷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完善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职能,创新行业组织对民办教育的治理作用。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于2012年4月正式成立,下设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培训教育四个专业委员会,以及法律事务中心和民办教育评估中心,充分发挥了“沟通桥梁、行业自律、服务维权、科学研究”的功能。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法律事务中心成立于2014年3月,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宣传、咨询、维权、服务”的职能定位,并且建立了由人大、高院、高校、著名律师事务所、区县法院的十多位法律和教育专业人士组成的专家团队,为法律事务中心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和专业服务。上海市民办教育评估中心接受政府和相关机构委托,开展针对民办教育质量评估的高水平科学研究以及各类质量监控与测评,为保证民办教育质量,维护学生及公众的利益,服务政府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2.建立上海市民办教育发展基金会,构建多元保障体系。2014年8月15日,上海市民办教育发展基金会正式挂牌成立。该基金会是全国各省市中,第一家由政府倡导、民办学校联合发起、以支持民办教育发展为宗旨的公益性基金会。上海市民办教育发展基金会依法筹措各方资金,资助本市民办教育改革和发展,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服务,奖励对民办教育有贡献的单位个人,积极培育捐赠文化。基金会为民办教育筹资开辟了新渠道,成为引导民办学校坚持公益性办学的新方式,是实现政府民办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新途径。
        3.成立上海市民办教育发展服务中心,探索民办教育领域“第三方治理”模式。今年8月,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作为第三方专业教育服务机构,接受政府委托与购买服务,承担民办高校规范发展、督导管理、信息化建设、政策咨询、课题研究等工作,为民办学校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同时,上海市不断完善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公众信息查询平台,应对政府信息公开和电子证照管理的要求,满足社会公众对民办学校的查询需求。
        为推进政府在教育领域实现管、办、评分离,上海市在“管”和“办”上已进行了摸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下面,我再介绍一下上海在第三方多维评价方面的“试水”之举。
        4.探索第三方评估,引导民办教育优质特色发展。评估是一个循环的、非线性的流程,评估的终点要回归目标,不断完善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同时,将评估结果纳入政府扶持权重,有利于实现政府对民办教育管理的科学高效,因而,上海非常重视民办教育评估与质量监控工作,并且将民办学校年度检查结果,对民办学校在坚持教育公益性、办学规范与提升质量等方面的测评结论与政府资金、项目扶持和政策优惠相结合,探索创新政府扶持机制。以上海市教育评估院为代表的各级各类评估机构,积极承担政府委托的各类评估,对检验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政策实施绩效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参考。
        上海市教委委托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下设的上海市民办教育评估中心,设计了民办职业院校的多维独立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了办学规范、教育资源、教与学、产教结合、学生评价五个评价维度。评估中心对上海12所民办高职院校进行了数据实测,找准了上海民办高职院校总体优势和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民办高等职业院校的多维独立评价是变革我国目前单一的高等教育评估体制、突破以公办本科为主排名的一种积极尝试。有利于形成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的教育品牌,为政府宏观管理调控提供庞大的数据资源,为学生家长提供了教育选择依据。
        上海将努力在未来的发展中,进一步转变职能,创新宏观管控,提高工作绩效,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在民办教育治理中的突出作用,建立完善民办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制度。这是一条全新的道路,我们还需要一段时间进行探索。同时,也希望各位领导、专家、同仁能够借由本次大会这样难得的平台,进一步交流分享,多提宝贵建议。谢谢!


审稿人:赵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