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民办培训教育创新
中公教育集团总裁 李永新
(2014年12月·海口)
尊敬的民协领导,各位嘉宾:
感谢大会给我发言的机会,使我有幸能与各位一起探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民办教育创新”课题。对这个课题我想结合中公教育的办学实践和当前的社会实际,侧重谈一谈培训机构通过创新实现转型,成为社会发展各种要素公平流动人才金桥这个想法。
转型背景: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教育改革论述的三个亮点
教育政策对教育发展有方向性的影响,培训机构要以创新促转型的思路,是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以及教育部门的领导人强调教育改革创新为背景的。
我梳理了一下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层面有关教育改革的论述,有三个亮点是能够打动我的:第一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秉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兼收并蓄,吸取国际经验,推进教育改革,把人才资源摆在了第一位的位置上,证明了人才在国家领导人视野格局中的地位。在决定社会发展的各种资源要素中,人始终是第一位的,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要让一个国家有竞争力,必须让这个国家的人有竞争力,培养有高素质的人才去掌握运用高技术,赢得未来,教育的作用是首当其冲的,这一点能够激起我们的使命感。所以,中公教育有一句核心口号——“教育给你改变未来的力量,教育成就你的未来”,成就千万个体的未来,就是成就一个民族共同的未来,构筑一个民族实现梦想的基础。但是现在的教育人才培养水平与这个目标是有差距的,尤其是职业教育,从培养质量到培养方式的精细化、集约化上,还存在很大的不足,我们绝不能自我感觉良好,一定要有变的意识,带着求变的紧迫感,去推动培训机构转型。
第二个,三中全会《决定》有个论述:“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把公平作为教育改革的一大目标;“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把信息化作为均衡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的一大手段。这个战略表述,与我们站在教育第一线的从业者所得到的切身体会是不谋而合的,精神上有相融相通之处。公平必须是教育的根本取向,而信息化有助于拆除形形色色的人为壁垒,使教育发展的通道最终通向公平,这一点我有切身体会。中国历来有重视人文和教育的传统,知识改革命运,教育决定人类的今天,教育也决定人类的未来,这些概念早已成为我们社会的共识。但是社会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一个社会的基本面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偏差,教育领域也不可能成为一片世外桃源。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教育在实践中某种程度上偏离了应有的价值尺度,远离了原初的价值追求,发生了马太效应,使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多的更多,少的更少。例如天价班、天价幼儿园、天价择校费,从起点上就减少了穷人家孩子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还有一些贵族学校,专为富人子弟定制服务,穷人根本就进不去,与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对接,倒是改变命运了——改变的是富人后代的命运,让他们发展得更好。这样导致教育改变弱者人生、实现弱势补强、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尽管也有一些寒门子弟成材的例子,变得发达了,或者变得自由了,能够自由地发展自己、决定自己的人生,但总体上社会贫困人口没有减少很多,贫困或者感受到贫困的人口比例没有明显下降,这样的社会仍然是一个充满压力的社会,因为不公平而增强了张力,社会结构紧张,多数人的感受不是那么舒畅。改变教育的马太效应,防止富人继承财富、穷人继承贫穷这种不利社会健康发展的墨菲效应,我们需要把公平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并着眼教育的发展趋势,把信息化作为促进公平的一个思维杠杆和技术杠杆。
第三个,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有一个提法:实现多种学习渠道、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相互衔接,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民办教育针对几乎所有的对象群体、所有的学习需求都有所作为,基本覆盖了0至70岁的学习人群,其中受到较少关注、存在较多机会的一个领域是职业教育。作为主要面向成年人的教育门类,职业教育同在校教育和在职教育相衔接,其服务对象的年龄跨度涵盖21岁到59岁,正是一个劳动者生命过程中的黄金时代,也是最能创造社会财富的生命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需求也最为多样,对教育者更富有挑战,这是最能激发教育者斗志的一个领域,我们需要千方百计去满足成年人挑剔而又多样化的需求,而这个市场目前发展不充分,在育才方式上也存在偏差,因此是很有成长潜力的一个教育门类。培训机构转型,对中公教育来说,我们就是要做人才成长的“立交桥”,致力于构建一座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促进社会发展要素公平流动的“人才金桥”,让教育的价值在我们所从事的职业教育领域有一个极致的发挥。
转型条件:应试教育也具备让人生出彩、社会公平的条件
目前中国教育的一个特色是应试色彩浓厚,几乎所有的教育门类都围绕应试提供服务。这种特色的形成既有文化的基因性,又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氛围是重视考试的,考试在社会现实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中国的民办教育发展还处在一个较为初始的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的“出国热”、“下海潮”算起,至今只有不到30年的历史,发展还比较初步,围绕考试需要提供服务这种时代烙印还没有褪去。
一般来讲,应试教育是功利的,是结果导向的,不是重视学习过程的乐趣和人才成长的价值的,但是很少有人考虑应试教育的另一面,也即它与社会公平的关系。教育的两大价值,一是培养人才,二是促进公平,历史地看,应试教育在这两个维度上都不辱使命,从苏东坡到陈景润,中国历史上主流的一批人才,都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北大、清华的很多成功校友可以作证,高分也可以高能;在促进公平这一点上,应试教育的表现更为突出,在过去2000年的历史上,中国是以一个考试社会代替了一个世袭社会,考试成为社会屏障的推土机,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和社会结构均衡,给中国教育也带来了深远影响,形成了一个重视知识价值的传统、一条耕读传家的文脉,一套官学辅以私学、书院组成的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完备教育体系。正因为有考试制度和应试教育的存在,中国才可以不问出身选拔和使用人才,促成人才从社会底层向上层流动,让知识改变命运成为一个历史的经验事实。即便放到现在,教育考核制度仍然是社会公平的一块基石,在可见的将来仍然不可撼动。以公职考试为例,中公教育主要是通过开展公务员考试培训做起来的,社会对此有庞大的需求和日益宽松、多元的心态,有的调查宣称有70%的在校大学生想考公务员,我们的调查没有这么高的比例,有报考意愿的大学生实际不到40%,而值得注意的是这40%的大学生是什么出身。和大家所理解的“官二代”热衷考公务员不同,有报考意愿的大学生90%以上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没有官方背景,很大一部分出自农村和贫困偏远地区。这个数据反映出我们社会的年轻人有很强烈的愿望通过考试来获得更好的发展条件,获得让自己的人生出彩的机会,这种意愿是建立在信任考试公平的基础上的,对考试公平的信任,实质是对制度公平的信任。在考试这一点上,中国相比其他的文化体系有一定的先进性,用相对科学和公平的考试制度安排对人类文化做出了一定贡献。所以不要轻视应试教育的价值,在它的功利性之下也蕴含着一定的公平性与合理性,对社会进步是利大于弊的。
目前应试教育的问题在于功利性挤压了公平性与合理性,实践中过多地强调了应试教育的工具和手段作用,而忽视了它培养人才、发现人才、成就人才的内在价值和增强社会阶层流动性、促进公平均衡发展的功能。在以公平为目标深入推进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假设应试教育的理念能够实现一次升华,理念创新引领教育方式、手段创新,应试教育就有希望为人人享有人生出彩机会发挥重大作用,并带动教育整体发展跃升一个层次,甚至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理念创新:为民办教育注入更多的理想色彩和公益性
在历史的新时期,转型是大势所趋,民办教育培训机构首先需要考虑向什么方向转型,遵循什么理念转型,怎样才能发挥教育的本质功能和终极价值。我的解题思路是,培训机构的转型要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从思想层面开始着手,为民办教育注入更多的理想色彩和公益性。
各位同行,民办教育的领导者具有企业家和教育家两种身份,这两个身份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冲突的 ;我们一刻不应该忘记,民办教育企业家首先是教育家,理当拥有教育家的情怀,秉持济世利人的使命感,和前瞻未来的眼光,把企业家、教育家的职能统一于一身,扮演好时代赋予我们的角色。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公平”,不仅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也应成为我们民办教育界人士的共同取向,努力追求教育的公益性,以教育为杠杆,撬动社会的公平。所以,转型从理念创新开始,理念更新首先要改变以往那种在教言商的思维模式,将公平、公益作为我们优位的价值观。
民办教育的理念创新要勇于追求理想,把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融入到应试教育的实践形式之中,用应试教育这个旧瓶,装素质教育的新酒。在中公教育的培训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要给学生扭转命运、改变未来的力量,仅仅靠知识、技能的灌输是不够的,外在的工具性辅助并不能促使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学生内生的能力,你教过了他可能还是不会,考试还是过不去,就业还是选择和发展得不好。因为教育者传输的工具层面的东西没有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的心智力量。观念要革命,思维要更新,教育者“苟日新”,才能带动受教育者“日日新”。所以我们在公职类以及教师、律考、研究生考试的培训中已经逐渐推广一种观念性的辅导,注重学生心智结构的提升与改变,转换他们思考问题的模式与角度,形成主体性的思考能力,促进他们知识转化能力的形成与增长。当素质教育同应试教育实现和谐一体、共融共生的发展时,教育的质变就会出现,心智引领素质提升、新型学习能力的内生增长就成为可能。
民办教育理念创新还要求我们拓展教育的外延,把学生的价值观、情商培养纳入到培训之中。前不久,马云在一次浙商大会上演讲,说中国的创新能力不强,归根到底是教育的问题。他认为中国的教是没有问题的,育是有问题的。教,中国的学生全世界考试最好,都会考;但是育是培养文化、情商,学做人、尊重他人,比如以客户的需求和忧虑为中心考虑创新,这点中国教育做得不好,学生都不会做人。我也承认这点,我们只顾教学生应付考试,传递非考不可的知识和技巧,考点以外的东西不教,也不敢教,课堂上学生不接受,极而言之,导致了学生有些思维和行为“非人化”的不良后果,就是说学生不会做人了,不懂得尊重人,更谈不上会从客户也就是他人的角度想问题、搞创新。中公教育近年来尝试拓展培训的范围,把培训从课堂之上延伸到课堂之外,课堂上不能教的,课堂下潜移默化来影响学生。比如在面试培训中多设置主动环节,观察学生的行为方式,看他是不是为他人着想,有没有团队意识和解决问题、改善现状的创新精神,看他椅子倒了扶不扶、地面脏了扫不扫,下课向不向老师行礼,一个培训环节结束之后再进行讲评,把学生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指出来,通过讲评、讨论和周期总结,把学生行为习惯的测评结果纳入到学分激励体系之中,给学生建立以他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导向。这样就通过教育外延拓展影响到了教育的内涵,使教育的内涵更加接近育人、立德这个本质。
转型路径:课程创新与平台创新、模式创新同步一体
理念创新落实到实践上,要把课程创新、平台创新和模式创新的同步一体作为培训机构转型的实现之路。课程创新当然是教育主体创新的核心,每一个教育主体、每一个培训机构都有自身的情况,都会依据各自的实际不断推进课程创新,走出最适合自己的教学路子。在这里,我对课程创新不做具体陈述,只分享一点自己感触最深的心得:那就是教学质量真真正正是培训机构的生命,必须始终把提升质量作为培训机构发展最优位的选择,真真正正维护好教学质量这条生命线,在这点上,行业培训质量具有连锁效应,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希望我们在座的各位同行能有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共同维护好民办教育行业的声誉。
平台创新既是课程创新的保障条件,又是机构转型的实现途径。技术的升级、平台的完善并不仅仅具有战术意义,相当程度上还具有战略意义,更需要对技术和市场大势的敏锐嗅觉,得先机者得天下,失先机者失天下。我发现国家层面的教育决策者同我们一些微观层面的教育机构决策者在有些方向的把握上是一致的,教育政策的制定,在某些方面是我们教育一线经验和智慧的总结与体现,比如,“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这一政策表述就相当具有前瞻性,与我们的经验和构想是一致的,也符合实际。对于教育来说,未来很可能是在线教育的天下,眼下放弃线下教育的会马上失天下,忽视在线教育则会迟早失天下。因此,正确的策略应该是以信息技术为创新动力,及早布局、加快打造高度信息化、智能化、人性化的在线教育平台,使未来机构发展的优势建立在优越的平台基础上。信息化在线教育平台的优势,前一段时间我体验了一下,亲自在中公语音大讲堂上课,1小时同时在线的学员达到2万人。由于平台建得好,实时传输带宽大、音质高,保障人员只有3个人,但是遍布全国的几万名学员都能收听,课后的互动手段覆盖了邮箱、微博私信、手机短信、微信等全部可用渠道,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率。目前我们20多个业务单元都有类似的在线教学平台,在线教育正在进入传播时代,使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在第一时间被所有需求者享受到。
模式创新不仅要探索新的更加集约、有效、可控和可持续的办学模式,在教育的配套机制如收费制度、公益制度上,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探索,以促进公平目标的实现。例如中公教育首创的贫困学员收费优惠制度,经过一套从申请人到申请部门再到审核终端的流程,我们规定万元以下常规课程可按比例减免20%的学费,万元以上课程一次性减免1000元,这样就区分了学员的经济情况,使那些经济相对拮据的学员受到更多的扶助,以相对低廉代价享受同等优质的教育资源,而经济宽裕的学员则以较高的学费投入支持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最终使所有学员共同受益,实现截高补低、均衡发展。
另一方面,中公教育遵循“建设一个伟大教育企业”和“创办社会教育企业”的使命与愿景,积极实践公益理念向教育培训领域的渗透,先后发起成立了中公教育“阳光互助基金”,累计投入1200余万元用于各类贫困急难救助;创建北川中公社工服务中心,建成北川中公未来茶品有限公司这一国内首创的社会型企业,扶助当地居民40余人就业,带动相关农户100余户实现长期稳定脱贫;投入400余万元,捐助四川和青海玉树地震灾区,资助吉林“2元女子公寓”多位困难女工,与华东师范大学共同建立爱心助学基地,向山东等省的贫困大学生发放助学金,并为400余名中公员工进行应急救助和长期生活困难扶助;2012年,向长春心语志愿者协会捐款200万元,承办北京市使用社会建设专项资金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组织教职员工组成志愿者队伍向农民工、家政工等社会边缘群体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并资助打工子弟学校10所、受益学生3000余人,直接实现了教育企业为社会服务、让弱势群体受益。
以上这些想法还是不够成熟的,中公教育在实践中所采取的做法也尚为稚嫩,我们恳请民协领导和与会同行提出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成长,并分享大家的宝贵经验,共同促成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转型。
审稿人:赵 磊